
心系故里 情暖老区
——记泉州市老促会常务理事廖景成
廖景成同志是一位在革命老区出生、成长起来的干部,对老区贫困落后的状况深有体会和感触。2012年退休后,他怀着对革命老区深厚的感情,接受组织的邀请,担任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。从事老区工作,他认认真真为老区办实事做好事,取得较好成绩,被中共泉州市委老干部局评为“最美老干部”。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基础。为改变家乡基础设施落后状况,他牵头成立“头梅村公益事业建设委员会”,发动德高望重的乡亲参加,协助村里做好发展项目的落实工作,重点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。一是组织发动本村乡贤捐资建设公益事业。如为了实现村道硬化,他动员2位在东北经商的乡贤在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设立2个老区建设冠名基金,用于支持家乡道路建设。去年,他所在的翔云老区镇决定改建县道337线翔云路段,需要自筹资金2100万元,他得知后,主动配合镇里做好公路改造资金的筹集工作,先在自己村里组织发动村民捐资,筹集到6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。尔后多次陪同镇书记、镇长深入到企业和乡贤联谊会中进行宣传发动,仅在泉州市区召开的一次乡贤座谈会上就筹集到12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。建设委员会的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为村里建设跑项目,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补助资金。如为帮助一个自然村3公里的道路硬化,他帮助向有关部门争取到13万元的补助款。据统计,几年来,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补助资金700多万元,发动海外侨亲和乡贤捐资达2000多万元。筹集起来的这些资金对加快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目前全村通各自然村的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化,并对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进行拓宽改造,同时在全村各自然村建设标准的停车位450个,还建起一座老年活动中心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既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,也美化了村容村貌。
为了发展民生事业,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。廖景成通过广泛宣传发动,多次到省内外走访乡贤,开展联谊活动,取得共识支持。经过精心组织,申报成立了“头梅村敬老助困协会”,提出将敬老助困协会建成老年人之家、青少年教育基地、海外乡亲联谊交流的平台载体作为办会目标。目前已有会员210人,筹集到敬老助困资金460多万元,用于发展村老年事业,帮助贫困户就医、入学和奖学等文教卫生公益事业。
为了尽快把家乡建成美丽乡村,廖景成协助村两委谋划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,提出建设美丽乡村“1 2 3 4 5”的工作思路,即“一个整治、二个大力发展(发展交通、发展生态农业)、新开三条公路、保持四季有花、建成五个老年活动分中心”。拟在三年内集资上千万元,加快各项事业建设,争取在近年内荣登泉州市美丽乡村之榜。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版权所有 站内文章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
主办: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闽ICP备1202394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