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| 领导关怀|组织机构|信息公告|市老促会动态|县老促会动态|老区动态|老区旅游|老区政策|老区概况|网上来稿

红色生态休闲游

泉港小坝:“蒙古”草原“嗨”翻天

发布时间:2015-01-22  来源:  阅读5493次

泉港小坝:“蒙古”草原“嗨”翻天

    除了拥有许多蒙古遗风的建筑和风俗,还有大海边唯一一块天然草原,山水环抱,翠湖蓝天,白鹭点点,牛羊若现,风景美丽绝伦。

“马背上的民族”风

    数百年前,一支叫做“燕山出”的蒙古族后裔在此繁衍生息。姓“出”的他们,其先人却有500多年没出过深山,至今,这里仍保留着蒙古特色建筑、人文、风俗及美食。著名艺术家胡永据此创作长86米、高5米的《出氏源流图》青绿山水人物壁画,再现了蒙古传奇旷世的历史故事,独具特色。2013年,小坝村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2014年又被列入全省“千村整治”及全区“美丽乡村”建设示范村。

    数百年悠长的岁月冲淡了原始的痕迹,这些“燕山出”少数民族居住闽南数百年,与汉族人通婚,一起生活,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汉人的方式生活,讲起了闽南话。然而,在“燕山出”聚居的地方,仍隐隐透着与周围村落不同的味道。出氏族人所有农具仍然书写“燕山出记”。而村里那些肃穆的古建筑中,总有一些细节与众不同,留有草原遗风。三进五开间的“翰林第”老宅,静静地、安详地矗立在阳光下,屋瓦堆叠,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压砖让老宅看起来坚固如初。

    “翰林第”边上,另有一处老宅院与之并肩矗立,宅院的四面墙角红砖上,均镌刻着类似一幅“满弓射箭”的图画,让人联想到“弯弓射大雕”的草原涉猎图景。而一些建筑上雕刻得让人难以理解的图案更令人倍感神秘,这些图案比任何语言都更加鲜活,似乎在诉说着这支蒙古族后裔族群的与众不同。

草原露营——“冻爽,冻爽”

    被誉为“大海上的草原”的小坝村因绝美的草原景色而成为市民们户外露营的好场所,这片草场山清水秀,对于泉州市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。它是南方地区唯一的一块天然蒙古草原,草地柔软,草原特色浓烈。同时它远离居民区,不受生活、工业污染,青山绿水,蓝天白云尽在其中,恍如童话仙境。草场不仅养育了蒙古后人,同时也为广大的自驾游爱好者提供一个天然露营基地。

    到小坝,你还可以到燕山部落蒙古包品尝涂岭猪脚、蒙古烤肉、“海之典”特色海带宴,并一起在青山绿水间、星月辉映的草原上参与音乐篝火活动。夜幕下,大家品尝美酒,弹起吉他,跳起欢快的舞蹈,悠扬的音乐和欢呼声响彻草原的天空,熊熊火焰映红了人们一张张笑脸。

    在夜晚的草原上,遥望璀璨星空,静静凝听那穿破荒野,撼动灵魂的天籁之音,是一场自然、美食与音乐的狂欢盛宴,更是一场年轻群体的青春派对。

红酒、烧烤、音乐、篝火、露营,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场欢乐嘉年华。

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版权所有 站内文章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复制
主办: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闽ICP备12023940号-1